來自依得信創始人楊良得先生的分享
近期,我為一家著名的投資銀行做了一場關於“擔當作為”的培訓。本次培訓學員一半來自內地,一半來自香港 。雖然存在文化差異,但結合中港融合的智慧,這正好為共創帶來不同視角 。
其中一個案例讓我深有感觸:當與上司意見不一致,經過多次溝通仍無法達成共識,最終必須執行上司(或其他部門)決策時,如何用積極心態面對?
💡 與學員共創的思考:
我們需要從中尋找對自己的積極意義。例如:面對看似不合理的政策(比如財務部出台對客戶不友好的政策,導致銷售挨罵和客戶流失),我們依然可以從中找到積極意義。
✅ 篩選真夥伴:這時最能看出哪些客戶真正信任我們,關係穩固的客戶更值得珍惜。責任擔當不僅是對工作的負責,更是對客戶承諾的體現,這個企業實現目標和提升績效的關鍵。
✅ 鍛鍊應變力:如何在政策限制下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?這種挑戰正是提升能力的機會。這與企業在面對困難時,仍選擇積極應對的態度如出一轍。
“擔當”需要在約束中創造價值;”作為”則要求我們具備創意,並在差異中尋找共識。責任擔當不再是可有可無的技能,而是推動個人和團隊前進的重要力量。通過明確目標和有效溝通,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挑戰,實現共同的目標。
期待聽到您的想法!